杨瀚森打了几场夏季联赛的比赛,总体的感觉是节奏很快,体能不够用,平时打CBA打到40分钟以上都没有问题迪时策略,但是在NBA打20分钟就已经是极限了。其实这个问题科比也遇到过,高中联赛一年才32场迪时策略,打NBA一年是82场常规赛,还不包括季后赛,他在季后赛中出现了一场比赛4次三不沾,他的感觉是体能不够,腿部力量不够导致的。在夏天专门针对这个弱点进行提升。这点是所有进入NBA的球员第一年都会遇到的情况,并非是姚明所专属的。
第二点是关于力量和对抗。作为一名身高2.18米的中锋,小球战术再怎么流行,中锋要抢篮板球,要护框,力量太差可是挤不到篮下去的。更不要说在内线背身单打得分了。所以加强体能训练是为了提高跑动的速度,而力量锻炼是为了加强对抗能力。而姚明当年是技巧性中锋,加强力量锻炼的结果是体重增加了15公斤,在篮下可以对抗除了奥尼尔以外的任何中锋。结果是体重过大导致脚经常性受伤,31岁就退役了,非常可惜。
但是理性来分析,并非是也范甘迪刻意让他增加体重导致受伤概率增加,而是当年他就是一颗摇钱树,NBA的比赛要打,无关痛痒的比赛也打,都是为了篮协能赚更多钱,才会导致脚经常受伤。
杨瀚森这次没有被召回来打亚洲杯,已经是很开明的表现了。想当年姚明为了去NBA,和俱乐部差点翻脸了,最后他同意自己的收入分一半给俱乐部,部分给篮协,才得以放行。杨瀚森却没有这些烦恼,球队组建的团队就是目标明确,帮助他去冲击NBA,尽快适应NBA,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。
杨瀚森和姚明当年的情况相比迪时策略,实在是太幸福了。不再是在内线死磕的传统中锋,他有三分球能力,可以策应,愿意背身单打也是可以的。至少从运动寿命而言,比姚明是要长很多的。只要他足够自律,估计打到35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所以这些说杨瀚森重走姚明之路的人,真的是太不懂篮球了。
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